香港人熱愛旅行,就算「倒塔咁早」的過海巴士亦已座無虛席,一上通往紅磡火車站的天橋,便發覺身邊的全是拖著行李箱的「同胞」,有濃濃的祖國氣息,倒分不出這裏到底是祖國還是香港了。
可能香港人都不大懂如何慶祝復活節,所以個個都北上神州,粗眉仔和豬豬千辛萬苦才終於逼過皇崗口岸,再被人潮逼上旅遊車。
一小時後,旅遊車便抵達東莞威遠,去了那麼多次大陸旅行,還是第一次如此快就有景點。
這景點是免費開放予外地人的,導遊先收下大家的証件,再用証件到辦事處換票。
威遠炮台的遺址就在虎門大橋旁邊,一新一舊,一高一矮,顯得炮台份外古舊悲涼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威遠炮台
位于虎門鎮的威遠島,是鴉片戰爭古戰場遺址之一、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地,也是我國保留得最完整、最有規模的古砲台之一。
粗眉仔對這炮台有種特殊的感情,當年如果不是英軍打勝,清政府便不會割讓香港,沒有英治的香港,也許就沒有粗眉仔。
這炮台的的石牆雖只以糯米做粘合,但非常堅固,比用水泥更環保。
遺址內仍有廿多口已荒廢的大炮,很幸運,這些大炮都沒有在大躍進時「犧牲」,還能夠在今時今日跟粗眉仔見面。
大陸無復活節這東西,所以今天只是普通的星期五,遺跡內遊人不多,加上天氣不熱,粗眉仔遊玩得頗為舒服。
遺跡的盡頭處有個小山崗,小山崗上有幾個「清兵」,有個「清兵」還在玩電話,粗眉仔一看心驚,再看清楚,原來這是拍戲,這堆「清兵」都是演員。
這個用來拍外景的大炮也是古蹟嗎?
粗眉仔正在發思古幽情的當兒,一個團友忽然急急腳走來問:「導遊和領隊呢?怎麼會不見了的?」
粗眉仔果見導遊和領隊早跑到不知哪裏去了,登時一驚,還好再望遠些,便看見豬豬和其他團友。
領隊是一個滿臉暗瘡的女孩,說話陰聲細氣,一落車就丟低團友不顧,自己走了開去,更離奇的是,粗眉仔到現在仍不知道這領隊姓甚名誰,因為她從沒介紹過自己。
除了炮台,這兒還有間所謂海戰博物館,也要憑票進場。
就算不參觀海戰博物館,在這兒附近吹吹海風,沿傍海大道逛逛也不錯。
博物館外有片小樹林,樹林有多棵木棉樹,纍纍結著如火炬般的花朵。
有遊客非常有心思,在草地上用木棉花砌了個心心。
海戰博物館形狀特別,估計是模仿戰船的外形。
海戰博物館地方極大,但空空如也,是一個虛有其表的博物館。
博物館的展品編排混亂,粗眉仔和豬豬都看見一頭霧水,為免因此而忘記鴉片戰爭的歷史,兩人決定速逃,難怪導遊只畀二十分鐘遊覽。
博物館旁邊有片漂亮的木棉花林,花開得比先前看見的更燦爛,但賞著賞著,粗眉仔竟看見…
嚇?尿片?
祖國不但地大物博,奇人異士亦多,只不知是哪位高人,竟能把用過的尿片掛到樹上?如果給粗眉仔知道,一定打鑊甘。
停車場的廁所外牆頗為特別,遠睇以為係燕窩,行近才發現是蠔殼,粗眉仔知道真相後立即鬆一口氣,以為強國真的有錢到咁。
旅程開始 |